儿童节期间,《哆啦A梦》的第39部剧场版动画《大雄的月球探险记》正式在国内院线上映,目前这部剧场版动画在国内的票房成绩接近一亿人民币,看来国内还是有不少《哆啦A梦》的忠实老粉丝的。
而这些老粉丝还会带着自己的小孩,来到电影院,通过《大雄的月球探险记》这部剧场版,共享家庭之乐。
这部剧场版当初在日本正式上映之后,反响也是比较好的,这部剧场版甚至被一部分日本观众认为是近几年以来,《哆啦A梦》剧场版动画中剧本最为出色的一部。
《大雄的月球探险记》凭借着稳定的发挥,让很多日本观众看完后给予了五星好评。
在这部剧场版中,主要角色们的经典性格特征依旧完整地延续下来,由于《哆啦A梦》的剧场版更多是要传递出十分正面的精神以及品质,所以平时在TV版动画中,大雄以及哆啦A梦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缺点,并没有在这部剧场版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胖虎原本的角色设定就是一名非常喜欢欺负人,言行举止冲动霸道,而大雄就是名典型的好动但是又十分胆小的角色,这些性格特征当然不会在剧场版中完整体现出来,胖虎的霸道,以及大雄的怯懦,都被勇敢坚强等正面性格掩盖了。
在TV动画中,甚至在藤子老师的原作漫画中,首先,大雄的性格懒惰,但是又非常贪玩,自从身边有了哆啦A梦之后,大雄很多时候就想通过各种道具实现其不劳而获的目的。
然后就是胖虎这名角色,简直就是名孩子王以及小恶霸,欺软怕硬,喜欢欺凌班上比他弱的同学,还不断地让周围的所有人必须接受他的价值观念和那可怕的歌喉。
大雄以及胖虎在TV动画以及原作漫画上的表现,被日本的精神病学家留意到了,这名日本精神病学家名为司马理英子,是一名医学博士。
这名专家在日本精神病学界的贡献,就是将儿童青少年的注意力不足多动症或者注意力缺陷症等相关症状,统一命名为“大雄胖虎综合征”。
“大雄胖虎综合征”被命名之后,被列入到全球精神病学的权威诊断标准《精神病学诊断和统计手册》(DSM)的第四版中,之后,“大雄胖虎综合征”引起了全球各界的强烈关注。
在这名精神病学专家的观点中,注意力不足多动症(ADHD)主要临床症状中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容易涣散,而且十分好动,根本无法控制住自己,影响到正常学习生活的表现,其实与大雄在TV动画中,以及漫画中的性格特征非常吻合。
而胖虎这种无法控制住自己的占有欲,破坏欲以及经常欺凌同学的表现,也与青少年精神行为发育相关的障碍能够联系起来。
所以,这名专家将ADHD的一部分典型临床症状统称为“大雄胖虎综合征”。
虽然说有不少《哆啦A梦》的粉丝肯定会反对这样的统称,因为大雄以及胖虎只是虚构的角色,藤子老师设计这些有很多性格行为问题的角色,其实是想体现出这些角色的真实性。但是,如果现实中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小孩,存在像大雄以及胖虎的精神表现以及行为特征,那家长们还是要相当留意了。
因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真的不是闹得玩的,在《哆啦A梦》中觉得有趣的东西,在现实中就会非常让人困扰了。
各位小伙伴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图片来源:动画截图,谷歌搜索
关注【拾部次元】,一个由漫画家撰写,有态度的动漫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