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在万众期待中上映了,不知道大家,反正从我知道这部电影开始,就一直在期待上映,为了沈马组合,为了在电影院看沈腾。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看沈腾的目的就是为了好笑,俗话说,沈叔叔是emo克星。但是很多网友从电影院里走出来,都说不好看,低于期待。
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很多人看沈腾就是为了笑出来,不然怎么会有“含腾量”这个词。但是在这些观众的认知里,《独行月球》哪怕含腾量100%也不好使了。
烂梗多,一些网友表示,电影里用了很多谐音梗。谐音梗这个完全是个人喜好,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融合了很多谐音梗确实是电影真实存在的,至于好不好笑,还是希望观众亲自去看一下电影。
剧透也是一个问题,说实话,对于我这种常年关注沈腾、喜剧界的人来说,电影里出现的一些台词,真的是在某些节目里见过,所以隐约会有一种被剧透过的感觉,缺了一点新鲜感。
最后就是很多网友表示,笑不出来。笑不出来主要原因是,从电影中部开始,后面就不是喜剧了,是一个宏大命题与个人命运的故事。
今年以来,尤其讨厌宏大命题、宏大叙事。仿佛有了“宏大”两个字,个人命运就无关紧要了。
巧了,就是在小行星撞击月球,基地人员必须紧急撤退的时候,马蓝星为了集体利益对独孤月视而不见,把他自己留在月球上。
为了振奋地球存活人类的信心,独孤月又要被打造成一个英雄。
这都是在宏大叙事前,被无视摆布的个人。
独孤月对此一无所知,他想要活下去的念头,居然是刚子无意间尾巴扫到了电线,对讲里冒出刺啦刺啦的声音,独孤月以为,地球上还有人,他要回去。
地球是他的念想。
对于很多人来说,孤独是可怕的事情,哪怕月球基地有吃有喝,独孤月可以在这里孤独终老,不用还房贷,不用鸡娃,一个人独享好几百平的房子。
物质上的富足富有,并不能使独孤月摆脱孤独。所以作为观众,我能理解独孤月为什么一定要回地球。
而希望破灭时,独孤月发现这一切都是他自己在自欺欺人,地球根本没有与他取得联系,他做的一切都是徒劳,他梦寐以求的只是泡影,所以他又不想活了。
他不知道的是,因为他,沉寂、了无生机的人类地下城,有了盼头。大家都在期望这个被塑造出来的英雄的回归。
就是这样,当大家都是咸鱼的时候,一条咸鱼的翻身代表的是全体咸鱼的胜利。
独孤月阴差阳错的用自己的努力鼓舞了地球上幸存的人,而这些人真的被独孤月感染到,想要努力活下去,所以在独孤月绝望的时候,地球上的人用点点星光帮独孤月重燃希望。
这是一个双向奔赴、治愈的故事。不同于开心麻花以前的那些作品,所以在后半段,是故事的立意代替了搞笑。
我是很明白那些说电影不好看、没达到期望的人是在想什么,但是我本人是非常惊喜于这样的表达的。
原著漫画也是这样一个故事核心,漫画并不是搞笑的,也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悲剧内核。
只是我看到的是,星辰大海是迷人的,但是比星辰大海更迷人的,是人类美好的品质。
刚子拉车、独孤月推大锤、地球行星带,电影工业用成熟的技术为我们展现了宇宙的美,在浩瀚之间,人类是多么的渺小。
但是因为人类的意志和品质,才能自由的在宇宙间徜徉。
灿烂的银河也好,以地球为背景的飞跃也好,是独孤月让我们看到这些存在但不常见的景象。
在大灾面前,至善、大爱是人类唯一的武器。这句话相信各位经过这两年的生活,都有一定的理解。
这部电影好在,它的“燃”不是局限性的精神胜利法,是当下我们真正需要的“燃”。人,哪怕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人,也可以成为人类生存和奋斗的力量。
看到一个网友写的影评,参加了杭州站的路演,现场有一个小姑娘对马丽说,自己是从上海来的。现场有一些躁动,紧张又尴尬,远处还有一些骂骂咧咧。马丽和小姑娘拥抱并表示感谢。
这位网友说,她自己也是上海人,这些日子在杭州出差,别人一听到她是从上海来的都心有余悸,哪怕大部分上海人都很安全。
她说她感觉自己那两个月就像独孤月一样,被抛弃,被嘲笑,被阴阳怪气,被剥夺自由,看着小区铁门外安静的马路和横生的杂草,能做的仿佛只有活着。
后来为了找点事情做,就去做志愿者、做团长,结果收到了很多感谢和帮助,他们说因为有自己才度过了难熬的两个月,而这位网友也发现,自己微弱的光照亮了别人。
念想是自己给自己的,但是一旦你变成一束光,无论多么微弱,都会照到有缝隙的地方去。你要相信光,也要相信自己会成为那束光。
这大概是这部电影最微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