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中日甲午战争四次战役「甲午战争日俄战争」

我认为抗日战争实际上是甲午战争的延续,是从局部战争到全面战争的一种战略延伸!而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跳板就是“朝鲜半岛”的控制权!

谈及近代中日战争,就绕不开日本的一个维新派政治家吉田松荫(日本的一位儒学大家,阳明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日本的多数执政派领导人均出自其门下),他的主张是:

“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谕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

他的这一战略思想被他的门生完完全全继承,并在1855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近百年时间里得以一以贯之,并且几乎达到了全部战略目的(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这里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恐怕就真的要占领整个东亚了)。

1894年,甲午战争的第一阶段在朝鲜半岛及黄海北部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战役,海战主要是黄海战役。平壤之战,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五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虽然朝鲜政府被强行拉到日本阵营,但朝鲜的平安道观察使闵丙奭积极协助清军作战,大院君李昰应也暗中给清军传递情报。清军并未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由于其主帅叶志超指挥失误和临阵脱逃,导致清军失败,以至于影响了整个战局。于是从黄海海战一直败退,从辽东半岛退到山东半岛,从旅顺再退到威海卫,期间更是发生了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

如果这场战争能在朝鲜半岛得以解决,那么就不会有《马关条约》,说不定也会改变后面抗日战争的走向。

所以,大权在握的西太后和李鸿章在“和”与“战”之间摇摆,对朝鲜局势重视不足,没有明确的战略和战术规划,未能及时增加布防,任用人才主动经营,才招致此巨大败绩。很显然从这一点看其并没有那么高超的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

虽然,作为清末中兴四臣之一的李鸿章,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卖国贼”尚有争议,但就其在战争初期的准备,还有临战的调度和要求上,还是距离一等一的军事家、战略家相距甚远!

马关条约的签订危害极大。

首先,让清朝承认了朝鲜独立,如此,朝鲜便完完全全在在日本的掌控之中,使中国失去了保卫国土的战略屏障,中日战争的主动权就落在了日本手上,这也为后来日本全面侵华留下了巨大隐患。

其次,便是割让了台湾、澎湖列岛及其周边岛屿,至此日本在地理上形成了对大中国的包围,有了侵占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基地和跳板。

本来条例里面还要割让东三省的,但在其他列强的干涉下未能成功,如果成功了,那么这些地方在日本的长期经营之下,会致使后面的抗日战争更加艰难。

如此可见,日本人之用心险恶,觊觎我中华之心日久,我辈定不能相忘!

随着日本和沙俄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冲突加剧,终于在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日俄战争是在中国领土东北地区上进行的,日俄战争不仅是对中国神圣领土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也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蒙受了空前的浩劫。可是清政府竟宣布局外中立,日俄两国军队在战区和中立区违背中国宣布的中立项目,奸淫烧杀,掠夺财物,无恶不作,使2万多中国人死于战火。

此时的中国不仅不能御敌于外,甚至于别国的战争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土上进行,真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通过日俄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占据了沙俄在中国的权益,尤其是旅顺海港、东北铁路的控制权等……同时,日本统治阶级宣扬“日本民族优越论”,蔑视亚洲其他国家和人民,自认为应该成为支配其他民族和亚洲的盟主。又宣扬所谓“外压论”,即在国际上,日本民族受到了外国的压迫,利益受到了损害,加深了国民的对外排斥和敌对意识,为对外侵略战争提供了“正当”理由,驱使国民支持战争,充当炮灰。此时,军国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天皇的权威经过战争和胜利而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峰。

由此可见日本军国主义的危害之深(毛主席当年也说: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是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与中国的民族败类)。

此后日本军部的权力进一步膨胀,对政治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为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提供了条件。

日俄战争漫画

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入侵胶州湾的德国势力,进而占据山东。在这里就不得不提起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的顾维钧,一战后,他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巴黎和会上,就山东主权归属问题据理力争,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贡献。可惜的是,“弱国无外交”!

1915年日本跟袁世凯秘密签订《二十一条》,彻底取代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当年甲午战争前夕,在朝鲜驻守的袁世凯以强力手段遏制了日本和沙俄对朝鲜半岛的渗透,维护了中国对朝鲜半岛的有力控制,可此时他却连山东都可以割让,可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再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彻底侵占东三省,建立伪满洲国,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日战争。

终于1937年爆发了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退无可退的我们也开始了全面抗战。

卢沟桥事变

中国史学界在之前一般将“七七事变”作为全面抗日战争的起点,称之为8年抗战。现在定义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为九一八事变,那么抗日战争就是从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2日为止,一共14年。

但,可惜的是,不论是“九一八事变”还是“七七事变”都在中国国境之内,正是因为在甲午战争中失去了对朝鲜半岛控制,清廷的后任者也都无力再恢复对朝鲜半岛的控制,完全没有办法做到御敌于外,战争就直接爆发在我国国境之内,给这个古老的华夏大地带来了巨大的动荡和破坏。

中国用如此深重的民族灾难而换取了这样一个曾被验证过的惨痛的历史教训,可当真令人痛惜不已!从这一点上说,“西太后”和李鸿章是不折不扣的民族罪人,虽然不能将历史进程的责任加之于某个人,但是,在当时清廷如能上下一心,准备充分,调度得当,就犹可与日寇一战,其胜负尤未可知!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这血与泪的教训需要被铭记。

无论怎么看,中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无视朝鲜半岛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