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了平时的喧嚣以及工作学习,我们终于迎来了春节假期,长达七天的可以专注于休闲娱乐的时光,在平日里难以想象。
每个人都放假了但手机并不会放假,各类信息依然会源源不断的地推送、也会有人进行联系、家人朋友也会在意你时不时看着手机的行为。
手机的存在似乎会破坏春节的幸福,想要度过一个完全清净的假期,或许得关闭手机才能实现目的。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已经高度发达并深入每个角落的社会,关闭手机一整周真的可行吗?
关机前得要想好为什么先从手机关机的理由说起吧。
家人朋友希望你能更专注于团聚的时光,而不是分神在影音娱乐或是手机游戏上;平日里往来的各类工作信息,成了闲暇中的不速之客;还有自己的作息规律,也不能因为不上班不上学而被手机扰乱。所以,我们有必要关闭手机。
理由最充分的可能是保持作息规律,一旦作息混乱身体健康就很难得到保证,而健康又是最难得的财富。于是我们有了足够充分的条件,用直接关机这样的强制手段去维持作息。
工作相关的联系也是如此,如果不是特殊的行业或工种,那么假期中没有必要保持联系,有什么事情请年后再说。将工作和生活相对分明地区隔开,是认真完成工作、愉快度过生活的关键,不能因为手机通信的便捷性就模糊了界限,无尽的工作只会让自己一团糟。
至于回避手机上的娱乐,把握好分寸是消费各类娱乐方式的重要注意事项,打牌喝酒也好、看电影玩游戏也好,适时进行才是最好的,使用手机也不会例外。而且,在和重要的人相处时沉迷于娱乐,会让你失去与人交流的机会,甚至会导致日后追悔莫及。
关机的理由有很多,但也必须得承认一点,手机的随时在线保持联络原则已经离不开所有人。想象一下,彻底关机之后在意你的每个人都联系不上你,家人会开始担心你的安慰、来自朋友的问候也祝福也无法收到。
选择关机,其实是违背了手机诞生的原则,纵使我们需要隔离掉那些不需要的扰人的信息,却依然得接收重要消息。作为通信工具的手机,其实难以被关闭,人们更应该学习保持距离和控制使用的节奏。
关掉手机其实不方便2016年春节,武汉晚报进行了一次春节关机实验,不同年龄段的7位记者参与到从两小时到一整天的关机过程中,并分享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就像上面所说,关掉了平时会叨扰人的手机之后,参与者可以沉浸在那些往常容易忽略的日常中。有人翻出了家中老照片回忆往昔,有人陪老父亲一同种树,有人和家人一同整理了屋子、看完了春晚,虽然最开始多少感到不适,但他们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
关掉手机的不便也展现出来:移动支付的优惠无法享受,春节期间漫天飞的红包错过了不少,路遇有趣的画面美好的景色无法记录下来,记录在手机中的重要事项无法查看迷路也不能导航,甚至还有人错过电话让父母焦急了一整天。
结论已经很明显了,手机的使用存在多面性并非是两个极端,只是一刀切地选择关机反而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想在春节期间有个惬意的休闲环境,还能好好地陪伴家人的话,合理过滤掉那些平时就很打扰的信息,比起直接关机更合适。
现在的智能手机大都有相对完善的通信管理,打电话发短信可以把不想搭理的人丢进黑名单,或是开启白名单只有联系人才能呼入;各类通知也可以进行精细化筛选,iOS可在长按通知后选择隐式推送,安卓则能对每一类通知管理到是否震动是否有铃声。
手机作为工具的便捷性,在它早就是个人移动终端的今天,已经很难被替代。计算器、地图、移动支付、摄影摄像还有最基础的通信功能,都需要依靠这个高集成度的便携设备完成,脱离手机之后反而会变得不方便。
被人们用来消遣时光的手机娱乐功能也不能完全否定,它使得被移动互联网普惠的所有人,都能以较低的成本去见证这个世界上的变化。在那些独自走过的时光里,通过手机屏幕传递的美好与广袤,也是其存在的意义之一。
远离困扰的办法不止一种没错,关掉手机很难。归根结底手机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就像过去数年间涌现的游戏、网络等等新型的载体,如何去运用才是人们应当关注的点。
你可以按耐不住激素的影响和内心的冲动,在手机背后的世界中遨游,甚至忘掉了时间和生活“沉迷”其中。你也可以选择去思考去弄清楚如何使用手机这件事,将它作为工具的价值最大化,就像是厨师拿着最趁手的刀具,手起刀落盘盘皆佳肴。
除了活用通信黑白名单、通知管理以及免打扰模式功能,现在还有屏幕使用时间可以利用。设置好整个手机的使用时间或是单独应用的时长,然后根据你自定的规矩执行,相信不关闭手机但也能拥有愉悦生活方式的那天不远了。